央媒看濟南-走進濟南民營經濟|大漢科技加快“出海”步伐,在全球版圖標注創新發展新坐標
央媒看濟南-走進濟南民營經濟|大漢科技加快“出海”步伐,在全球版圖標注創新發展新坐標
大漢股份 2024-01-09 14:21 發表于山東
(本文轉載自國家一類新聞網站《人民日報》社中國經濟周刊官網:經濟網)近日,“央媒看濟南——走進濟南民營經濟”主題宣傳活動舉行章丘專場,濟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攜手媒體和區縣,深入一線調研,對話民營企業家,挖掘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樣本。在大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公司常務副總裁李俊池、市場部經理劉希華向媒體團介紹,公司成立20余年來,始終深耕建筑機械領域,在產業研發創新上持續投入,如今將“塔式起重機”和“施工升降機”賣到了世界各地。特別是2023年,公司搶抓機遇,加速“出海”,截至目前,海外業務同期增長突破了300%。
據背后,一段段“趕海”故事,吸引了媒體團的關注,濟南民營企業正在全球版圖標注創新發展新坐標。2023年,對于建筑機械行業而言,國內市場變得越來越“卷”,但海外市場卻迎來重大利好。走出去,市場越來越大。據介紹,近年來,大漢科技加快了“出海”步伐,目前已經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銷商建立起合作共贏機制,提供智能化、數字化、綠色化以及高性價比的建筑機械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,把“濟南制造”銷往了世界各地。從2019年起,公司進一步豐富了海外獲客渠道,除了線下展會,又充分利用線上渠道拓客,提升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。機遇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李俊池在媒體座談時,也反復介紹,公司成立以來,一直心無旁騖深耕主業,并且持續在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,打造數字工廠、數字產品、數字服務和數字管理,朝著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安全化的目標發展。
國際市場的競爭,其實同樣非常激烈,但大漢科技多次靠高性價比贏得先機。“高性價比,并非一味追求低價。”產品的價格優勢,并不是以降低產品質量為代價,反而是對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“在國內率先使用機器人生產線,依靠數字化和智能化,提高了生產效率,又實現了量產,進而降低了成本,而且產品性能更加穩定,這樣才是我們為什么能拿出有競爭優勢的‘低價’。”2023年以來,隨著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》,一系列政策相繼落地,民營企業的發展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。外貿部負責人王丹介紹,為了幫助民營企業出海拓市場,政府有關部門組建企業家群,共享海外展會信息,“還給我們列了一份參展清單,在哪個國家參展,什么主題的展會……一目了然。”2023年也多了很多交流活動,“比如一些政策宣講,還有法律相關培訓,貼合公司的實際需求,我們每次都會安排專人去參加學習。”雖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市場變化,大漢科技還是對未來表達了更多的信心,“對海外市場,好的勢頭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。”春節前,企業還將迎來一個繁忙期,“馬上要有很多訂單要談,還有一批貨要趕在春節前發出。”